-
-
社區矯正工作專題調研
- 時間6月下旬-7月上旬
- 地點縣司法局、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及祁山司法所
- 摘要
社區矯正是完善刑罰執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制度,恰逢《社區矯正法》自本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進一步推動我縣社區矯正工作健康有序發展,縣人大常委會社區矯正工作調研組一行五人,在汪光輝副主任帶領下,于6月下旬-7月上旬,先后到縣司法局、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及祁山司法所等,采取聽匯報、召開座談會、查看資料、實地視察等方式,對全縣社區矯正工作進
社區矯正是完善刑罰執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制度,恰逢《社區矯正法》自本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進一步推動我縣社區矯正工作健康有序發展,縣人大常委會社區矯正工作調研組一行五人,在汪光輝副主任帶領下,于6月下旬-7月上旬,先后到縣司法局、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及祁山司法所等,采取聽匯報、召開座談會、查看資料、實地視察等方式,對全縣社區矯正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
我國社區矯正從2003年開始試點,2009年在全國全面試行,我縣社區矯正工作是安徽省第一批試點縣,自2006年開始試點。2018年以來,我縣共接收社區矯正對象267人,辦理集中宣告23場次,期滿解除矯正246人,目前在矯對象136名,其中假釋3人,緩刑133人。共完成社區影響調查評估113件,社區矯正對象在矯正期限內,3人被特赦,6人被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102人被書面警告,12人變更居住地后到新居住地執行社區矯正,開展集中教育和社區服務2000場次,入監警示教育1次,集中點驗4場次,重新犯罪率為零。
近年來,我縣政府及有關部門積極探索社區矯正工作的有效途徑,實施創新監督管理、教育矯正、社會適應性幫扶三大手段,強化組織、基礎、制度、綜合四項保障,進一步加強社區矯正工作規范化和社會化,強化日常監管,提高管控質量,確保社區服刑人員不發生脫管、漏管與重新犯罪,為建設平安祁門做出了積極貢獻。但也存在社會認知度不高、組織機制有待加強、工作力量嚴重匱乏、社區矯正中心建設滯后、經費保障不到位和社會力量參與度不高等困難和問題,影響了我縣社區矯正工作的有效開展。為進一步推動我縣社區矯正工作,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維護我縣社會和諧穩定,會議提出如下意見:
1、深入學習宣傳《社區矯正法》。《社區矯正法》已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要認真組織開展《社區矯正法》的學習、宣傳、教育工作,擴大學習宣傳覆蓋面,提高社區矯正的社會知曉度,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的良好氛圍。
2、不斷優化社區矯正工作新機制。以《社區矯正法》實施為契機,全面梳理現行社區矯正工作制度,及時做好廢、改、立工作,進一步規范調查評估、接收入矯、考核獎懲等重點環節的工作制度,嚴格執法標準、嚴密執法程序,形成科學規范的管理機制,以制度體系建設為依托,全面提升社區矯正規范執法水平,確?!渡鐓^矯正法》在祁門落地見效。
3、鼓勵和引導多元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矯正。創新多元化社會主體參與社區矯正工作模式,在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基層組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上下功夫,主動搭建平臺、暢通渠道,最大限度動員和凝聚社會力量參與,改變以往社區矯正機構唱獨角戲的局面,切實提高社區矯正社會化、專業化水平。
4、健全社區矯正工作保障機制。認真落實社區矯正法的相關規定,加強社區矯正機構、隊伍、場所、經費等保障。一要依法設立祁門縣社區矯正委員會,加強組織保障,發揮其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依法設置社區矯正機構,并妥善解決社區矯正機構固定場所建設問題,依法規范刑事執行工作;二要加強隊伍建設。充實司法所工作力量,切實解決“一人所”問題,配齊配強社區矯正執法工作力量。三要進一步加強經費保障。將社區矯正經費單獨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實際工作需要建立社區矯正經費動態增長機制。
- 上一條沒有了
- 下一條市人大常委會來我縣調研公益訴訟檢察工作